各縣(市、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省級產業集聚區,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有關單位:
為加快推進我市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工作,助力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根據“人才新政40條”及相關配套文件,現就開展2019年溫州市重大人才工程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報類型和條件
(一)海外精英引進計劃。主要面向海外人才和港澳臺人才,設創新長期項目、短期項目、創業項目、海外工程師和海外智力項目等五個項目。給予創新長期項目、創業項目、短期項目入選者30萬元、30萬元、15萬元個人獎勵,給予海外工程師、海外智力項目引進單位10萬元、5萬元引才獎勵。給予創新長期項目、創業項目入選者60萬元購房補貼。給予創業項目200萬元創業發展資助。
申報人要求于1964年1月1日后出生(非華裔專家放寬至1954年1月1日后出生),用人單位要求于2018年9月1日前注冊成立(科研院所除外)。其中創新長期項目要求未全職回國來溫工作,或于2016年1月1日后回國、2018年1月1日后來溫工作;創業項目申報人在國內工作時間累積不超過6年,創辦企業注冊時間要求在2014年9月1日-2018年9月1日期間;海外工程師項目申報人要求于2016年1月1日后回國來溫工作。其他具體申報類型和條件詳見《溫州市海外精英引進計劃實施辦法》(溫委人〔2019〕7號)。
另外曾入圍浙江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答辯評審環節,目前已簽訂5年以上聘用合同并已全職到溫州從事創新工作3個月以上的人才可申請免評審認定為市“海外精英引進計劃”相應項目人選。近三年“智匯溫州”全球精英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經實地考察確認符合創業項目條件并且項目已實際運營6個月以上的,可申請免評審認定為市“海外精英引進計劃”創業項目。
(二)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主要面向國內人才。給予杰出人才每人50萬元的特殊支持,給予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每人40萬元特殊支持,給予人文社科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溫州名醫每人25萬元的特殊支持,給予高技能領軍人才、傳統工藝領軍人才、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每人15萬元的特殊支持。給予新時代青年企業家15萬元的培訓補助。
申報人要求于2018年9月1日前來溫工作,具有中國國籍。其中領軍人才以50歲以下中青年人才為主,青年拔尖人才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體申報類型和條件詳見《溫州市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實施細則(試行)》(溫委人〔2018〕1號)。
(三)高水平創新團隊。主要面向以溫州市域范圍內的高校院所、企業等為依托主體,圍繞同一技術領域和研發方向進行持續創新創造,能夠開展綜合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或開發戰略性產品的創新人才群體。經評審分“頂尖(Ⅰ類)”“杰出(Ⅱ類)”“領軍(Ⅲ類)”“優秀(Ⅳ類)”給予資助,其中科技型團隊分別給予3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團隊建設資助,其他類別資助額度減半。
團隊帶頭人要求于1954年1月1日后出生,每年應在申報單位工作6個月以上,2018年9月1日前已全職在申報單位工作;核心成員人數范圍為5人-20人,其中45周歲以下成員不少于1/2,全職工作不少于1/2,排序第1至第5名人員要求于2019年3月1日前全職在申報單位工作。其中高校院所科技創新類核心成員一般要求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副高以上職稱,企業技術創新類核心成員要求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或年薪10萬元以上;人文社科類核心成員對學歷職稱不作要求。具體申報類型和條件詳見《溫州市高水平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溫委人〔2019〕8號)。
(四)新動能工程師。鼓勵企業從市外引進從事過工程、技術、研發、設計等工作的工程師、程序員和工業設計師等,經認定后,按正高級工程師每人20萬元、副高級工程師每人10萬元的標準給予企業獎勵。
申報人要求具備以下條件:(1)2018年1月1日-2019年3月1日期間首次受聘于溫州市域范圍內的民營企業工程師、程序員、工業設計師等崗位,聘用合同時間不少于3年,每年在企業工作時間不少于9個月。(2)具備“三大產業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高端化和高成長型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專業職稱、職業資格或直接相關的崗位經歷。(3)正高級新動能工程師要求1954年1月1日后出生,報稅年薪20萬元以上可不受職稱限制;副高級新動能工程師年齡要求于1964年1月1日后出生,報稅年薪10萬元以上可不受職稱限制。具體申報類型和條件詳見《溫州市新動能工程師引進計劃實施細則(試行)》(溫委人〔2018〕2號)。
以上項目涉及的文件均可通過“溫州人才APP”“溫州市人才云平臺”(www.wzrctop.com)查閱。
1.系統申報(8月1日-8月20日)。各縣(市、區)委人才辦牽頭,宣傳部、經信局、教育局、科技局、衛健局等縣級歸口單位具體負責歸口項目(見附件1)人員排摸、申報動員、填報指導等工作,并根據《2019年溫州市重大人才工程推薦名額分配表》(見附件2)擇優確定推薦人選,人才特別集聚的單位經市委人才辦會同市歸口部門商定同意后可適當增加推薦名額。申報截止日期為2019年8月20日。
申報材料包括基本信息、申報書、附件材料。統一通過“溫州市產業兌現系統—溫州市人才云平臺(www.wzrctop.com)—重大人才工程申報系統”申報?;拘畔⑼ㄟ^系統填寫,申報書以WORD版本、附件材料以PDF版本上傳至申報系統。其中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時間要連續,不得空項、漏項。附件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目錄要求準備,不得變更目錄序號與名稱,目錄頁碼要與內容資料頁碼保持一致。如無法提供某一項附件資料,也附空白頁并標注無。
2.形式審查(8月21日-8月31日)。各市級歸口部門對各地各單位上報的海外精英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高水平創新團隊人選進行形式審查,確定推薦人員名單;各鎮街(開發區)負責對屬地范圍的新動能工程師進行形式審查,確定推薦人員名單。
3.資格復審(9月1日-9月10日)。市委人才辦對海外精英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高水平創新團隊推薦人選進行資格復審,確定答辯評審人員名單。各縣(市、區)委人才辦會同人力社保局對新動能工程師進行復審,確定擬入選名單。出現多頭申報的,由市委人才辦會同市級歸口單位研究確定。資格復審堅持“五個一律不通過”原則:條件不符不通過;逾期申報不通過;填寫錯誤不通過;申報書不完整不通過;附件材料不齊不通過。
4.綜合評審(9月中下旬)。由市委人才辦牽頭,會同各市級歸口部門對海外精英引進計劃、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高水平創新團隊等重大人才工程進行統一答辯評審,產生擬入選人員名單,具體方案另行制定。市委人才辦牽頭,會同市人力社保局對復審通過的新動能工程師計劃申報對象進行書面評審,確定擬入選人員名單。
5.公示發文。擬入選人員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公示。對公示期間反映的問題,由市歸口部門進行核查并提出意見。最終入選名單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發文。
四、其他要求
1.每名申報人只能選擇一項申報(高水平創新團隊除外);已入選或獲得溫州市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ABC類人才稱號或榮譽的人才團隊不再參評本次申報(高水平創新團隊除外);已入選原“580海外精英引進計劃”“杰出人才與青年拔尖人才”“溫州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的,不得再申報同類項目;已入選原市“青年拔尖人才”的可參評市“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項目,溫州市重點創新團隊資助期已滿且有新重大突破的可申報高水平創新團隊。本通知涉及的獎勵資助按財政體制兌現。
2.本工作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市委人才辦牽頭,市委宣傳部、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衛健委、市國資委等單位共同實施。
3.各縣(市、區)委人才辦、省級產業集聚區和有關單位要牽頭做好本轄區宣傳動員、組織申報工作,確保申報數量質量雙提升。各縣(市、區)委宣傳部、經信局、教育局、科技局、人力社保局、衛健局等職能單位要增強主體意識、責任意識,要加強對推薦人選學術道德、職業品德和愛國奉獻精神等方面的考察。特別是對海外引才項目,要增加風險評估程序,由各單位對申報人的知識產權、保密約定、競業禁止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和審查,防范引才法律風險,保障人才安全。
附件:1.人才工程歸口單位情況表
2.2019年溫州市重大人才工程推薦名額分配表
3.各市級歸口單位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中共溫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 |
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
溫州市教育局 |
溫州市科學技術局
|
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
2019年7月30日
附件1
人才工程歸口單位情況表
序號 |
項目名稱 |
縣級歸口單位 |
市級歸口單位 |
一、海外精英引進計劃 |
|||
1 |
創新長期項目 |
縣委組織部 |
市委組織部 |
2 |
短期項目 |
||
3 |
創業項目 |
||
4 |
海外工程師 |
縣科技局 |
市科技局 |
5 |
海外智力項目 |
||
二、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 |
|||
1 |
杰出人才 |
縣委組織部 |
市委組織部 |
2 |
人文社科領軍人才 |
縣委宣傳部 |
市委宣傳部 |
3 |
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 |
||
4 |
高校院所類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縣科技局 |
市科技局 |
5 |
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
||
6 |
企業類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縣人力社保局 |
市人力社保局 |
7 |
高技能領軍人才 |
||
8 |
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 |
||
9 |
教學名師 |
縣教育局 |
市教育局 |
10 |
溫州名醫 |
縣衛健局 |
市衛健委 |
11 |
傳統工藝領軍人才 |
縣經信局 |
市經信局 |
12 |
新時代青年企業家 |
||
三、高水平創新團隊 |
|||
1 |
高校院所科技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縣科技局 |
市科技局 |
2 |
企業科技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縣人力社保局 |
市人力社保局 |
3 |
文化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縣委宣傳部 |
市委宣傳部 |
四、新動能工程師 |
縣人力社保局 |
市人力社保局 |
附件2
2019年溫州市重大人才工程推薦名額分配表
序號 |
推薦單位 |
|
海外精英引進計劃 |
|||||
企業類 創新長期 |
科研院所類創新長期 |
短期 項目 |
創業 項目 |
海外工 程師項目 |
海外智力項目 項目 |
|||
1 |
鹿城區 |
6 |
2 |
2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
2 |
龍灣區 (科技城) |
6 |
4 |
4 |
||||
3 |
甌海區 |
6 |
3 |
3 |
||||
4 |
洞頭區 |
1 |
1 |
1 |
||||
5 |
樂清市 |
6 |
2 |
3 |
||||
6 |
瑞安市 |
6 |
2 |
3 |
||||
7 |
永嘉縣 |
3 |
1 |
2 |
||||
8 |
文成縣 |
1 |
1 |
1 |
||||
9 |
平陽縣 |
3 |
1 |
2 |
||||
10 |
泰順縣 |
1 |
1 |
1 |
||||
11 |
蒼南縣 |
3 |
1 |
2 |
||||
12 |
甌江口產業 |
1 |
/ |
1 |
||||
13 |
浙南產業 |
2 |
2 |
2 |
||||
14 |
溫州醫科大學 (含附屬醫院) |
/ |
14 |
4 |
/ |
|||
15 |
溫州大學 |
/ |
10 |
4 |
||||
16 |
溫州肯恩大學 |
/ |
2 |
1 |
||||
17 |
其他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 |
/ |
2 |
1 |
||||
18 |
市屬國有企業 |
2 |
/ |
1 |
||||
19 |
市屬醫院 |
/ |
2 |
1 |
||||
20 |
市屬中小學 |
/ |
/ |
/ |
||||
21 |
市屬宣傳文化單位 |
/ |
2 |
1 |
|
|
|
|
序號 |
推薦單位 |
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 |
|||||||||||
杰出人才 |
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
教學名師 |
溫州名醫 |
高技能領軍人才 |
人文社科領軍人才 |
傳統工藝領軍人才 |
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 |
新時代青年企業家 |
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 |
|
||
1 |
鹿城區 |
2 |
8 |
3 |
2 |
1 |
2 |
1 |
2 |
5 |
6 |
1 |
|
2 |
龍灣區 |
2 |
8 |
3 |
1 |
1 |
2 |
1 |
1 |
5 |
6 |
1 |
|
3 |
甌海區 |
2 |
8 |
3 |
2 |
1 |
2 |
1 |
1 |
5 |
6 |
1 |
|
4 |
洞頭區 |
1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2 |
1 |
|
5 |
樂清市 |
2 |
10 |
4 |
2 |
1 |
3 |
1 |
2 |
6 |
8 |
1 |
|
6 |
瑞安市 |
2 |
10 |
4 |
2 |
2 |
3 |
1 |
1 |
6 |
8 |
1 |
|
7 |
永嘉縣 |
1 |
4 |
2 |
2 |
1 |
2 |
1 |
2 |
3 |
4 |
1 |
|
8 |
文成縣 |
1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2 |
1 |
|
9 |
平陽縣 |
1 |
4 |
2 |
2 |
1 |
2 |
1 |
1 |
3 |
4 |
1 |
|
10 |
泰順縣 |
1 |
2 |
1 |
1 |
1 |
1 |
1 |
2 |
1 |
2 |
1 |
|
11 |
蒼南縣 |
1 |
4 |
2 |
2 |
1 |
2 |
1 |
1 |
3 |
3 |
1 |
|
12 |
甌江口產業 |
1 |
3 |
1 |
0 |
0 |
1 |
0 |
0 |
3 |
3 |
0 |
|
13 |
浙南產業 集聚區 |
1 |
6 |
3 |
1 |
1 |
2 |
1 |
0 |
5 |
6 |
1 |
|
14 |
溫州醫科大學 (含附屬醫院) |
4 |
20 |
/ |
3 |
10 |
0 |
2 |
0 |
12 |
0 |
2 |
|
15 |
溫州大學 |
3 |
12 |
3 |
/ |
0 |
2 |
1 |
8 |
0 |
2 |
|
|
16 |
溫州肯恩大學 |
1 |
2 |
1 |
/ |
0 |
1 |
0 |
1 |
0 |
1 |
|
|
17 |
其他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 |
2 |
9 |
2 |
/ |
6 |
2 |
2 |
4 |
/ |
1 |
|
|
18 |
市屬國有企業 |
1 |
4 |
/ |
/ |
2 |
/ |
/ |
3 |
/ |
/ |
|
|
19 |
市屬醫院 |
1 |
4 |
/ |
8 |
/ |
/ |
/ |
/ |
/ |
/ |
|
|
20 |
市屬中小學 |
1 |
/ |
5 |
/ |
/ |
/ |
/ |
/ |
|
/ |
|
|
21 |
市屬宣傳文化單位 |
1 |
/ |
/ |
/ |
/ |
/ |
2 |
/ |
/ |
/ |
2 |
|
注:國科大溫州研究院、浙大溫州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指標歸入第17項指標,由市科技局統籌,但由縣級歸口單位啟動申報工作。
序號 |
推薦單位 |
高水平創新團隊 |
新動能工程師 |
||
高校院所科技類 |
企業科技類 |
文化創新類 |
|||
1 |
鹿城區 |
1 |
2 |
1 |
20 |
2 |
龍灣區 (科技城) |
2 |
2 |
1 |
20 |
3 |
甌海區 |
2 |
2 |
1 |
20 |
4 |
洞頭區 |
/ |
1 |
1 |
4 |
5 |
樂清市 |
1 |
3 |
1 |
34 |
6 |
瑞安市 |
1 |
3 |
1 |
34 |
7 |
永嘉縣 |
1 |
1 |
1 |
14 |
8 |
文成縣 |
/ |
1 |
1 |
2 |
9 |
平陽縣 |
1 |
1 |
1 |
14 |
10 |
泰順縣 |
/ |
1 |
1 |
2 |
11 |
蒼南縣 |
1 |
1 |
1 |
14 |
12 |
甌江口產業集聚區 |
/ |
1 |
1 |
7 |
13 |
浙南產業集聚區 |
1 |
2 |
1 |
15 |
14 |
溫州醫科大學 (含附屬醫院) |
4 |
/ |
1 |
/ |
15 |
溫州大學 |
3 |
/ |
1 |
|
16 |
溫州肯恩大學 |
/ |
/ |
1 |
|
17 |
其他大中專院校、 科研單位 |
2 |
/ |
2 |
|
18 |
市屬國有企業 |
/ |
2 |
1 |
|
19 |
市屬醫院 |
2 |
/ |
/ |
|
20 |
市屬中小學 |
/ |
/ |
1 |
|
21 |
市屬宣傳文化單位 |
/ |
/ |
2 |
附件3
市級歸口單位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序號 |
項目名稱 |
市級歸口單位 |
聯系人 |
聯系方式 |
1 |
創新長期項目 |
市委組織部 |
湯弘毅 |
88967317 |
2 |
短期項目 |
|||
3 |
創業項目 |
|||
4 |
海外工程師項目 |
市科技局 |
李 賢 |
88962052 |
5 |
海外智力項目 |
|||
二、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 |
||||
1 |
杰出人才 |
市委組織部 |
湯弘毅 |
88967317 |
2 |
人文社科領軍人才 |
市委宣傳部 |
程 甲 |
88966051 |
3 |
人文社科青年拔尖人才 |
|||
4 |
高校院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市科技局 |
李 賢 |
88962052 |
5 |
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
|||
6 |
企業類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市人力社保局 |
林以楓 |
89090122 |
7 |
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 |
|||
8 |
高技能領軍人才 |
金旺順 |
89090156 |
|
9 |
教學名師 |
市教育局 |
阮秋妹 |
88630170 |
10 |
溫州名醫 |
市衛健委 |
周東甌 |
88580166 |
11 |
傳統工藝領軍人才 |
市經信局 |
胡 穎 |
88967292 |
12 |
新時代青年企業家 |
張金火 |
88968065 |
|
三、高水平創新團隊 |
||||
1 |
高校院所科技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市科技局 |
李 賢 |
88962052 |
2 |
企業科技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市人力社保局 |
林以楓 |
89090122 |
3 |
文化類高水平創新團隊 |
市委宣傳部 |
程 甲 |
88966051 |
四、新動能工程師 |
市人力社保局 |
林以楓 |
89090122 |